針對余熱鍋爐運行的問題,本次改造要達到以下目的:降低余熱鍋爐排煙溫度到180~220℃,提高余熱鍋爐效率,降低裝置能耗;提高過熱蒸汽的出日溫度,使得全部飽和蒸汽過熱至420℃以上;采取有效措施,提高省煤器進日水溫,消除省煤器低溫露點腐蝕,確保余熱鍋爐長周期、安全高效運行。根據(jù)該鍋爐的結構特點及鍋爐運行的再生煙氣參數(shù)和燃燒情況,通過熱力計算和受熱而的重新核算,為達到上述改造目的,本方案擬采取下列措施。 1.為提高余熱鍋爐前置蒸發(fā)器耐熱能力,2009年將管子材質由2飛升級為15CrMo。鍋爐入日溫度為950℃可以把煙氣全部并入余熱鍋爐進行熱能回收。 2.為避免蒸發(fā)器管子運行中發(fā)生氣蝕腐蝕泄漏等,更換蒸發(fā)器上部六排管束,每排管束29根管,把上兩排管束更換為光管,其他四排仍然為翅片管,目的是增加管束內(nèi)流體的流速,降低管束管壁溫度,相應提高管壁硬度,抑制蒸發(fā)器管束腐蝕。2009年裝置大修期間進行蒸發(fā)器管束更換技術改造實施。 3.為提高蒸汽過熱能力,需要重新布置過熱器的受熱而積,同時優(yōu)化蒸發(fā)段的受熱而。因此需要拆除原有前置蒸發(fā)段和1#過熱段,在原位置依次布置新設計的前置蒸發(fā)器、高溫過熱器箱體模塊。水保護段和高溫過熱器換熱管均采用高壓鍋爐光管((GB5310標準),材質為12Cr1MOVG。該高溫段受熱而采用伸縮式蒸汽吹灰器,可有效防止高溫煙氣將吹灰部件燒壞或變形。 4.在原省煤器和蒸發(fā)器之間增加一臺高溫省煤器,為強化傳熱,新?lián)Q熱元件采用螺旋翅片管結構。為延長鍋爐運行周期,換熱管基管采用高壓鍋爐管((GB5310標準),材質為20G。結構為積木式模塊化箱體式。全部受壓元件的組焊在鍋爐廠完成,管子對接焊縫100%拍片,確保產(chǎn)品質量,縮短現(xiàn)場安裝工期。改造后省煤器外供熱水溫度由183℃提高到215℃,排煙溫度降至180℃,達到提高鍋爐效率的目的。 5.由于省煤器及給水預熱器的而積小足,省煤器的上水溫度偏低。為提高低溫省煤器給水入日溫度,避免省煤器發(fā)生低溫腐蝕,本方案拆除原給水預熱器,在原地新增設一臺給水預熱器,利用低溫段省煤器出日的高溫水加熱鍋爐給水,使進入低溫省煤器的給水溫度由原來的114℃提高到135℃,從而使省煤器換熱管的管壁溫度高于煙氣露點溫度,避免了露點腐蝕的產(chǎn)生,確保省煤器長期安全運行。 6.根據(jù)催化余熱鍋爐正壓、防爆的要求,過熱器箱體上布置新型伸縮式吹灰器,確保各段受熱而的傳熱效果,降低排煙溫度。hb-yineng
關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產(chǎn)品
浙江民營企業(yè)網(wǎng) www.pnuw.cn 版權所有 2002-2010
浙ICP備11047537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