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管下料的步驟 當紫銅管加熱完畢,助焊劑熔化成液體時,立即將預熱過的焊條放在焊點上,焊條一開始熔化,就使火焰嘴在間來回移動,直至焊料流入兩管間縫隙內。 將火焰移開,讓焊料與焊接點接觸,維持幾秒鐘后再拿開。如果懷疑或查出兩管間仍有空隙,可再次加熱,使火焰嘴在兩點連續(xù)移動。 必要時可添加少量焊料。 保證管路不泄漏,焊接管路橫平豎直焊液均勻分布于焊縫。保證各部件的功能完好無損,注意各閥件的方向性。 銅管下料a工具:割管刀,卷尺,線號筆,銼b步驟:①根據(jù)圖紙要求的尺寸和管徑,用卷尺量取相應的長度,并用線號筆記下位置②較粗的銅管要固定后,再用割刀拆下,要保證割口平齊,不變形③用銼把割口毛邊銼平,并用抹布擦拭干凈。 焊接a工具:焊具,乙炔瓶,氧氣瓶,氮氣瓶b步驟:①檢查氧氣瓶和乙炔瓶內的量是否足夠②根據(jù)圖紙要求來進行焊接③在焊接電磁閥時,應把電磁閥的線圈拆下,以防毀壞,并注意其流向④焊接其它部件,如液鏡、膨脹閥、單向閥等應注意焊接時受熱損壞,必要時可把可拆部件卸下,并用濕棉布包裹被焊閥體⑤焊接時應在被焊管內通低速氮氣,防止氧化⑥焊接完畢后,冷卻,用干燥氮氣清理管內氧化物和焊渣。 目的規(guī)定了焊接所用的材料及焊接的一些方法,以保證焊接的質量,確保系統(tǒng)無漏點。 紫銅管的焊接采用釬焊,焊條牌號為BAg10CuZn,助焊劑為硼砂,異種材料的焊接采用黃銅焊條,焊條的規(guī)格應根據(jù)焊接件的大小來決定。 該工序的所有插入式焊接都要按下圖要求焊接。焊后焊前間隙0.1-0.25mmh≈D注:h為插入深度D為管徑焊接時,在焊完后將銅管進行退火時,退火溫度不低于300攝氏度。 在試壓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焊接有滲漏的地方應進行補焊,補焊時要將系統(tǒng)的氮氣放掉,焊后要重新試壓。 補焊前要將表面的氧化層,用紗布擦凈。補焊后,要將氧化皮清除干凈,在水中淬火后,應將銅管烘干,不得有水滴存在。 全部焊完后,要用氮氣將系統(tǒng)吹凈。 因技術要求不準焊接的接頭,要用螺栓或法蘭聯(lián)接。 黃銅管對于高溫條件下易變形,損壞的部件應采取相應保護措施。 如角閥、蒸發(fā)器,冷凝器等要用濕紗布包扎接口后再進行焊接,對于電磁閥、膨脹閥、液鏡,能拆開的一定要拆開后焊接,不能拆的同樣采取以上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