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聽器需要放大的聲音頻率是根據(jù)人耳的生理特征來決定的。雖然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Hz至2萬Hz。但是最敏感的頻率是1000~4000Hz。人的口語發(fā)聲功率低頻較多,如圖中曲線所示,而耳朵的聽力需要高頻較多。
低頻成份多會使人耳聽覺增加園潤的感覺,這就是人們喜歡大型立體聲音響的原因,如果只放大高頻可增加語言清晰度,但聽起來覺得聲音細弱并有干澀的感覺。
從語言功率曲線看出在每一個倍頻程的相關(guān)語言功率。
125Hz──高
250Hz──高
500Hz──高
1000Hz──中
2000Hz──低
4000Hz──低
8000Hz──很低
從語言清晰度曲線可以看出每一倍頻程對語言清晰度的重要性:
125Hz 不重要 %
250Hz 有點重要8%
500Hz 有些重要14%
1000Hz 重要 23%
2000Hz 很重要 33%
4000Hz 重要 23%
8000Hz 不重要 %
百分比說明,這該頻帶內(nèi)可為語言辯別單詞可懂度提供出所需要的信息。
美國國家標準協(xié)會(ANSI)發(fā)表了精確地確定每個頻帶對單詞的相關(guān)影響的數(shù)值。
下面的表格是美國國家標準協(xié)會ANSI)的清晰度值。即:每種頻帶對單詞了解的相關(guān)影響,上側(cè)表示是倍頻程值。下側(cè)表示的是三分之一倍頻程十據(jù)。
倍 頻 程 值
250Hz =7%
500Hz =14%
1000Hz =22%
2000Hz =33%
4000Hz =23%
三 分 之 一 倍 頻 程 值
200Hz =1%
250Hz =3%
315Hz =3%
400Hz =4%
500Hz =4%
630Hz =6%
800Hz =6%
1000Hz =7%
1250Hz =9%
1600Hz =11%
2000Hz =111%
2500Hz =11%
3150Hz =10%
4000Hz =7%
5000Hz =6%
值得注意的是:很多聽力學(xué)家都是使用純音平均計算方法來計算并確定聽力損失。這種計算方法使用500Hz、1000Hz、2000Hz的純音聽閾,并且用簡單的數(shù)學(xué)公式把它平均在一起。這種純音平均計算方法對4000Hz進行計算。如果把500Hz頻帶對清晰度影響情況和4000Hz語言清晰度頻帶進行一下對比知道,4000Hz頻帶對語言清晰度的貢獻大的多,因此也更重要。因此美國的一些學(xué)者建議停止使用500Hz、1000Hz、2000Hz三點平均值來選配助聽器以及做好耳聾的分級。
關(guān)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產(chǎn)品
浙江民營企業(yè)網(wǎng) www.pnuw.cn 版權(quán)所有 2002-2010
浙ICP備11047537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