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觸過右腦訓練知識的爸媽都知道:無論是“速讀”、“速記”、“喚醒大腦潛能”、還是“增強注意力”,前提都是要讓大腦進入“α波”狀態(tài)。什么是“α波”?有什么作用呢?如何讓大腦進入“α波”?要讓大腦進入“α波”狀態(tài),其中一個簡單的方法是聽“α波音樂”。 什么是“α波”? 人體的肌肉、神經、尤其是大腦都存在著電波。通過腦電圖對大腦的測試,大腦的電波可以分成四種: β :14-30Hz 壓力波,緊張時出現。 α:8-13Hz 放松波,身心平靜。 θ:4-7Hz 瞌睡波,放松更深,腦內荷爾蒙分泌旺盛。 δ :0.5-3.5Hz 睡眠波。 當大腦進入α波狀態(tài)時,身心放松,注意力最強,大腦潛能得到充分發(fā)揮,思維敏捷,想象力豐富,靈感涌現。α波狀態(tài)也是一種適宜學習的狀態(tài)。 又有研究把每個人每天出現α波的時間分成了幾個等級: 正常級:每天出現α波的時間大約3小時左右,這也是健康的底線。如果每天α波出現的時間小于3小時,甚至有的人接近0小時,身心健康就有問題了。現代人工作壓力大,生活緊張,估計很多人都小于3小時。 1級:通過簡單的訓練,可以讓α波的時間增加到每天4.5小時。據說一般懂得養(yǎng)生的人都可以達到。 2級:每天α波的時間達到6小時,需要比較高深的素養(yǎng),長年的練習。 3級:每天6小時以上。傳說中的“大師”、“智者”、“佛”也許就是這類人。 如何讓大腦進入α波狀態(tài)? 身心進入放松狀態(tài),α波就會產生。呼吸訓練、入靜訓練可以控制身心進入放松狀態(tài),產生α波。氣功、瑜伽、冥想等等都是這類訓練,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。 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,就是聽α波音樂。學習時候聽、需要專心工作時聽,就可以進入α波狀態(tài),增強記憶力,提高工作效率。在練氣功、瑜伽、冥想時候也可以輔以α波音樂,效果更佳。 什么是α波音樂? α波音樂這么神奇,到底是一種什么音樂?有什么科學道理?簡單地說,α波音樂是節(jié)拍在60-70之間,頻率8-14赫茲的音樂。通過8-14赫茲的音樂波動使大腦產生共振,將大腦腦波調整成α腦波。 頻率遷移原理:在大腦外部營造α波的頻率,大腦受到刺激,腦波淺淺趨向于近似的頻率。 通過聽覺刺激大腦: 外部的頻率如何被大腦感知呢?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聽覺。 從接受聲音的頻率來看,人類能聽到的聲波是頻率范圍為20~2000Hz的可聞聲波。低于20Hz的次聲波和高于20000Hz的超聲波我們都聽不見。但是α波是8-13Hz啊,怎么能聽到呢?這里用到了一種特殊技術。原理大概是這樣:一只耳朵聽到的是穩(wěn)定的510Hz的頻率,另一只耳朵聽到的是500Hz的頻率;兩種頻率在聽覺系統中匯聚在一起,就產生了10Hz的落差,被腦神經感知。 首先得相信α波音樂的作用。如果持懷疑態(tài)度,聽的時候就產生一種緊張的腦波,大腦根本不可能產生共振。聽的時候,要有主觀的聯想。α波音樂不僅僅只是產生α波頻率,還會通過旋律,音效產生一種寧靜的環(huán)境氛圍。聽α波音樂的時候要聯想到自己正身處在寧靜、愜意的環(huán)境中,身心放松。 前面的原理已經講過,α波音樂在進入兩個耳朵前后,是沒有α波震動的,是兩耳接受頻率在大腦中匯聚,產生的落差才在腦中形成α波。如果用音響播放,兩個聲道的音頻在進入耳朵前就混合在一起了,效果大打折扣。聲音不要太大。聲音太大,不但不會產生放松波,反而讓聽覺神經緊張。長期聽還會破壞聽力。如果周圍聲音太吵雜,干擾太多,還是盡量不要聽了。疲勞的時候不要聽。去睡覺、休息吧。在開始“超右腦”訓練之前,先準備好喜歡的α波音樂。利用α波音樂,讓自己快速進入放松、專注的狀態(tài),釋放大腦的潛能。在這種狀態(tài)下訓練,更有效。